第一次在國外住院,覺得 Katherine Hospital 護士服務品質真的很好。在這裡護士要做的事情很多很雜,扮演的角色幾乎已經跟台灣自己花錢請的看護沒兩樣,只差護士沒有睡在身旁。每天一早護士固定先要幫病人擦身洗澡,換床單枕頭套,拿藥打針...等,不時還會聽到此起彼落的 "護士鈴" 響~

 

在這裡的護士鈴比阿拉丁神燈還有用,小小一個按鈕按下去要許幾各願都成~除了滿足我固定的醫療需要外(一天多次的便盆+洗手/量血壓/體溫/血氧濃度/打針/吃藥/擦澡...),還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,如: 免費的牙膏牙刷/洗衣服(因為車禍後衣服丟在旁邊抽屜很髒)/找公文袋/找筆跟紙/找手機電池充電器(因為只帶一顆電池去醫院,很快的就沒電了,醫院行政人員還積極的幫我打電話到到 Katherine 鎮上電器行問有沒有賣)...等等,幾乎是想要甚麼都可以辦到~有一天當我發現竟然還可以借醫院的電話來用時,真是感動的快哭了~醫院的這隻無線電每天都隨意的在病人之間轉來轉去~雖然限制不能打國際電話,但是光在澳洲就可以跟朋友或家人講到很爽了吧~有次有個原住民病友,竟然拿著電話講了一整個早上,也沒看到有醫護人員阻止,真的是很特別的現象~


在澳洲的醫院,是不允許病人家人留下來過夜的,因此只要有病人住院就等於是護士的責任,不管病人的需要是甚麼都是由護士第一線做回應與處理。本來我覺得這樣太冷血了,生病的人心情就已經夠低落了,為甚麼不能讓最親的家屬留在醫院陪伴呢??(這心情在第一天陸續跟 kelly/Michael 說再見後最是低落...) 而在醫院待了幾天後的我,在護士細心周到的照顧下,卻也開始認同這樣的處理方式~畢竟家人在醫院能做得有限,就把照顧的責任交給專業的護士,讓家人放心的面對接下來的工作與生活不是很好嗎?

而在亞洲,我想這樣的文化應該完全不可能被認同,要是看到一個病人常常晚上沒有人陪伴,一定會被說這個人的家裡怎麼這麼沒血沒淚?? 連生病了都沒有人陪伴!! 也因為這樣,台灣各大醫院加護病房旁都設有家屬休息室,大部分設計的像是學校宿舍般的有上下床鋪,讓家人至少睡得比較安穩~

一個曾在印度當過護士的澳洲阿姨說,亞洲人的家屬陪伴文化才是她無法理解的~我想這就是所謂的[文化差異]吧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盧小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